9月18日,梁溪召开区政协重点提案督办暨专题协商会议,围绕“以科技创新赋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专题听取区政协重点提案办理情况,向区政协委员征询意见建议。 区委书记,无锡梁溪科技城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朱刚出席会议并讲话,区政协主席张莉主持会议。区领导蒋文伟、李波、秦惠芬、黄维佳参加会议。

        区委高度重视提案工作,今年区委主要领导领办督办“关于以科技创新赋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这一重点提案,就推动这项工作开门问策、集思广益。会上,区政协经科委介绍提案调研及建议情况,区科技局汇报提案办理情况。区政协委员陈栋、王怡然、钱涛,围绕深化企业自主创新、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寰宇乾堃、无锡智能装备研究院作为民营企业及科研院所代表提出意见和建议。

       会议首先重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调要把科技创新作为“首选项”“必答题”,大力优化创新生态、健全支持政策、强化要素保障,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以更精准有力的举措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以更多优质企业孕育更多新质生产力,以高水平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朱刚在认真听取发言后指出,此重点提案选题紧扣中心,调研客观务实,建议切中要害,相关部门要认真梳理汇总、深入学习研究、充分吸收借鉴,将意见建议转化为梁溪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成果。

       朱刚强调,要营造生态,厚植创新土壤。加力实施科技企业、科创平台和科技人才“三科倍增行动”,打造科技创新良好生态,推动更多民营企业特别是存量传统企业融入其中,助力企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要全力支撑,鼓励自主创新。充分尊重民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价值分配端、价值导向端和容错保障端持续深化改革;全力构建联合攻关机制,加快构建“企业需求牵引—联合技术攻关—园区产业升级”良性循环;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产业集群,引育更多科技含量高、研发密度强的企业,持续优化产业生态合作模式,实现共同创新、共同发展。要搭建桥梁,精准对接需求。加强资金、场景、载体等要素支撑,更大力度搭建政银企平台,推动应用场景向企业开放,切实解决企业扩产载体需求。加强转化支撑,链接好科创项目、创投资本、龙头企业及科研院所,建设运营好一批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强人才支撑,充分发挥梁溪中心城区区位优势,构建人才“引育留用”全过程闭环,创新用好区人才集团、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培育更多专业技术人才。要优化环境,倾情陪伴成长。深化“百园百楼”专项行动,发挥251个服务小专班作用,紧扣落地注册、投产达产、上规纳统、效益产出等关键环节,落实上门跟踪服务指导,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全区各级干部要积极走近企业、服务企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做到交往有道、公私分明,坦坦荡荡支持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

       朱刚指出,科技创新是关乎企业成败的重要变量,也是梁溪蝶变发展的关键要素,更是国家赢得主动的战略支点。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坚定不移推动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茁壮成长培育沃土,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朱刚希望全区政协委员发挥自身专长、积极建言献策,提高履职效能,努力为梁溪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区委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政协工作,听取政协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办好政协提案,为政协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环境。

       张莉在主持时要求,要认真学习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发挥好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用好人才荟萃优势,聚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创新成果高质量转化、创新环境全面优化等重点,积极主动献计出力,将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为中心城区能级跃升注入强劲动能。

       近年来,梁溪紧盯科技创新关键抓手,立足民营企业工作主体,深入实施科技企业、科创平台和科技人才“三科倍增行动”,建强了一批企业主导科创平台,打造了一批民营企业创新示范标杆。快仓智能入选中国独角兽企业,成为全省4家新晋独角兽企业之一,实现国家级科技企业“零的突破”;5家企业入围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年度“50家聪明公司”榜单;东方空间、远也科技获评央视新质生产力年度案例;2024年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690家、高新技术企业316家,民营科技企业创新主体竞争力不断提升。(梁溪区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