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2025太湖文化艺术季暨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无锡分会场新闻通气会举行。这场艺术盛宴将从9月持续至12月,并首次实现无锡全域联动,无锡市区、江阴、宜兴三地将为市民带来160余场精彩活动。

  从“搭车”引进国外精品剧目,到如今原创作品频频亮相;从局限于主城区剧场,到如今延伸至城乡各地……无锡自2012年成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首个分会场以来,用13年时间将一场艺术盛会培育成惠及千家万户、深入城市肌理、辐射长三角区域的城市文化品牌。

  精品引领,体量创新高

  今年艺术季推出五大板块内容,体量创历史新高,其中,备受瞩目的精品舞台剧目演出方面,引进了多部“爆款”和“热门”剧目,兼顾传统审美与年轻受众喜好。开幕音乐会《大乐同和》、舞剧《卡门》《只此青绿》《天工开物》《牡丹亭》、阿加莎·克里斯蒂经典话剧《东方快车谋杀案》《无人生还》、口碑佳作《翻山海》、出圈婺剧《三打白骨精》等精品剧目共计近90场,涵盖舞剧、话剧、交响乐、民乐、音乐剧、戏曲、脱口秀、演唱会等多个门类,其中,音乐演出多达38场,用音符讲述“爱乐之城”的独特魅力。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无锡大剧院、无锡市人民大会堂,江阴音乐厅、江阴大剧院、宜兴保利大剧院、融创文旅城太湖秀剧场等优质场馆也将同步开展活动,让更多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一流演出。

  艺术季不仅引进国内外精品演出,更致力于推出“无锡原创”,展示地方文化典藏。今年,艺术季“筑梦空间”板块将继续为本土专业院团优秀青年文艺人才及社会文艺团体提供展演平台。蒋雨昊、王媛等太湖文化人才、太湖文化优青将带来专场演出。无锡市锡剧院经典传承剧目《孟丽君》《玉蜻蜓》、原创即兴喜剧《“锡”哈喜剧社》、舞台剧《在海水里拥抱》等优质原创作品将陆续上演,全力推动无锡文艺从“引进”向“输出”转变,彰显无锡文化创新活力。

  高贵不贵,主打惠民票

  惠民初心,历久弥新。今年艺术季将继续坚持低票价政策,通过政府专项补贴,大幅降低观演门槛。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艺术季平均票价较日常演出低20%至60%,且中低价位票占比达60%,真正实现高品质、低票价。“目前,《天工开物》两场演出售票率接近八成,《牡丹亭》《只此青绿》开票首周即双双突破百万元票房,外地购票观众占比超过30%,显示出强大的跨区域吸引力。话剧《无人生还》《东方快车谋杀案》也备受期待,目前销售均已过半,市场反响热烈。”该负责人表示。

  据不完全统计,13年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无锡分会场累计惠及市民超百万人次,成为无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文化生态。2019年,无锡在分会场的基础上创立太湖文化艺术季,实现品牌化发展。在一年年的艺术季中,锡城演出市场日趋繁荣,市民的文化消费习惯也日渐成熟。从最初需要组织观演,到现在开票即“秒光”;从偏爱热门明星,到能够欣赏多种艺术形式,无锡市民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鉴赏力显著提升。

  此外,本届艺术季期间,“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将开到百姓家门口。“我们整合了全市优质文化资源,创新实施‘3个100’计划:举办100场整台文艺演出、开展100项主题文化活动、推出100个优秀文艺节目,将优质文化资源直接送到基层。”市委宣传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各地将广泛举办“百姓大舞台”、中秋诗会、四季村晚、运河时光音乐会等公益活动,让文化艺术温暖城乡、点亮生活。

  艺术共生,提升“锡”引力

  文明互鉴,艺术共生。千年之前,《礼记》留下了“大乐与天地同和”的哲思;千年之后,作曲家周龙将这一东方智慧谱写成恢宏的交响诗篇——《大乐同和》。9月21日晚,国际指挥大师马可·帕里索托联合二胡演奏家高白,将携手无锡交响乐团,演绎《大乐同和》。周龙的《大乐同和》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无锡交响乐团、中国交响乐团等国内15家乐团联合委约创作的交响巨作,用音乐传递人类命运与共的和平愿景。这场音乐会也将拉开本届艺术季的序幕。

  艺术季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展现地方文化魅力,彰显地方文化特色。“雅鉴无锡”板块将依托无锡博物院、无锡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以及黄养辉艺术馆、回美术馆、绿波美术馆等16家民营场馆,举办“金匮遗珍——无锡博物院典藏精品文物展”“‘山河壮美’江苏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等25场精品展览,满足市民多元文化需求,真正实现全域联动、全民参与。

  太湖的波光里,艺术的潮汐永不停歇。这些年来,太湖文化艺术季已超越单纯的文化活动范畴,成为无锡城市品牌升级的战略支点。艺术季期间,好戏、大展扎堆,也将吸引更多长三角观众“为一部剧,赴一座城”。从贝多芬的命运叩问到《千里江山图》的宋韵流芳,从本土民乐的创新表达到世界艺术的交融碰撞,2025太湖文化艺术季将以多元共生的姿态,书写无锡“文化强市”的崭新篇章,让“太湖之声”在中外文明对话中愈发清晰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