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重大项目顺铉新材料功能性聚酰亚胺薄膜等新材料产业化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铆足干劲抢工期、赶进度。目前,项目4条双拉线与5条涂布线已完成安装,投入调试生产。“锚定‘一期满产、二期落地、产值倍增’目标,企业将抢抓市场机遇,构筑技术护城河,提升核心竞争力。”无锡顺铉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以来,宜兴重大项目建设开足马力“加速跑”,以项目建设的“热度”与“速度”,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厚度”与“高度”。截至目前,7个省级重大项目提前完成年度投资计划;73个无锡市级重大项目(滚动新增7个)完成投资177.09亿元;新备案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为无锡最多,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个。
龙头引领聚链成势,产业集群攀高逐新。在7个省级重大项目中,4个项目聚焦集成电路产业,彰显出宜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赛道上的精准布局。目前,一期投资59亿元的中车中低压功率器件产业化(宜兴)建设项目顺利达产,目前已满产运行。中环领先大硅片扩建项目部分设备已到厂安装;创聚柔性基板材料项目所有单体已主体封顶,生产车间一期预计8月底完工。围绕“强链补链延链”核心方向,宜兴以精准招商激活产业链活力,正全力打造华东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集成电路材料产业集群。从2020年规上企业产值42.12亿元,到2024年跃升至311.62亿元,“十四五”期间的跨越式增长,见证了宜兴集成电路产业的崛起之路。今年上半年,这一势头持续强劲,集成电路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83.93亿元。如今,宜兴已在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装备等全产业链形成布局,尤其在产业链上游关键材料领域,中环领先的大硅片、山水半导体的研磨液、先科半导体的前驱体与光刻胶等产品,已在行业内崭露头角,构筑起核心竞争力。
优质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持续注入的“新鲜血液”让宜兴发展的“蓄水池”不断扩容。上月,远程股份智能生产基地装备升级项目正式开工,作为深耕线缆行业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隶属于无锡国联集团的远程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此次瞄准高端线缆领域,项目达产后将年产中高压电力电缆超2万公里,年产值突破50亿元,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树起标杆。要素保障是项目落地的“关键拼图”。宜兴以“腾笼换鸟”激活土地存量,用“精准服务”破解发展瓶颈。在湖父镇工业集聚区原宜兴市杰高非织造布有限公司的闲置土地、厂房处,由台湾连丰集团投资10亿元的年产30000吨绿色果汁智能制造项目,正在对车间做适应性改造,待改造完成后,相关生产设备即可进场。在宜兴市新街街道,三年累计盘活存量用地约2028.47亩,腾退低效用地约1798.35亩。落户百合工业园的伟盈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项目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审查合格证、不动产权证、建筑工程许可证“四证齐发”。首期项目厂房已封顶,预计10月即可投产。二期项目预计年内摘地,明年一季度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