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00秒就能下线一辆新车,某新能源汽车工厂关键工序100%自动化令人惊叹。其实,汽车工厂忙碌的机器人“队伍”中就有“江阴制造”的身影。“四门、底板、顶盖等汽车白车身的焊装都由‘焊接艺术家’一次搞定。”天气炎热,位于江阴临港科创园的江苏优耐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产线依然忙碌,总经理徐洪雅介绍,“这就是模拟的汽车焊接产线,在机器人助力下实现了从上件、生产到下件的全自动化。”
行走在如今的临港科创园内,像优耐思机器人一样炫酷的各类智造场景让人大开眼界。优耐思机器人助力汽车产线全自动化,耐恩助力臂已迭代至激光避障全自动设备,智绘机器人通过随动示教技术仿生复现喷涂动作,赫伽力智能科技专为纺织行业“减负”……从“机械臂”到“智慧脑”,一批“机器人+”企业在这里聚“智”成势,一幅现实版“赛博园区”图景徐徐展开。
破“痛”响应,机械臂“方阵”律动生姿
耐恩助力臂可以说是园区内的“举重冠军”。“专门帮助新能源电池工厂进行上下料搬运,宁德时代、远景能源、海辰储能都是我们的客户。”在耐恩(江苏)工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研发车间内,技术总监李响细致介绍了四代产品的不同特点,“轻轻一举就是几百公斤到一吨,一台可以替代过去五台叉车,不仅提高了安全系数,而且3分钟就能完成一卷电池原料的取料到上料。”
“每一代产品的推陈出新,都是为了解决行业的‘成长烦恼’。”李响向记者揭秘,从手动设备、电动设备、随动设备再到如今带激光避障功能的第四代全自动设备,这背后成功破解了电池工厂车间越扩越大、设备密度飙升的难题,“刚接到的一个工厂新订单,一口气就要了90多套助力臂,这在过去需要靠几百台叉车才能解决,90多套助力臂在车间内行走自如,效率高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忙着为纺织业“卸担子”的是距离不远的赫伽力智能科技。“还在为纺织生产的低效而烦恼吗?纺织机器人为你排忧解难!”点开企业抖音号,运纱机器人的形象介绍清晰呈现。“落半丝、收纱、上纱这些都能靠机器人实现。”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研发团队会帮助纺织企业实地丈量纱架高度、测算线筒间距量身定制机器人,“2米多高的纱架、一次抓取多个纱筒对机器人来说都是小菜一碟。”
自我迭代,“智慧脑”升级追求“极致”
“新招了三位博士,就是为布局未来三年做准备的。”来到优耐思机器人的第一时间,徐洪雅就跟记者分享了企业的最新进展,“准备在园区的20号厂房开启第五代新产品的研发征程。”一直以来,优耐思就格外吸才,现有80人的团队里,78%都是技术骨干,其中不乏白车身制造领域高级专家。此次扩充人才队伍,企业志在打造一个覆盖产线规划、实时调度、工艺优化、质量预测全流程的AI“超级大脑”。
在徐洪雅的脑海中,已勾勒出未来的产线蓝图——传统焊接产线被拆解为标准化智能模块,如同“百变魔方”,客户可按需“拼搭”自动化产线,设计效率飙升60%;依托“智绘蓝图”AI平台,用户仅需拖拽模块图标或输入需求,就能快速生成布局、物流方案,产线部署周期缩短50%;“得心应手”人机协同系统基于AI和力觉反馈自动补偿震颤、进行微观精密调整,突破人工作业极限,生产成本降低40%。
升级“大脑”追求极致的还有“涂鸦大师”智绘机器人。“现在喷涂机器人应用的随动示教技术,就像给机器人装上了‘仿生学习大脑’。”企业总经理刘君辉介绍,过去机器人的应用需要通过示教编程,类似于利用遥控器,指导机器人先走哪里再走哪里,然后串点成线形成喷涂的轨迹,而现在,只需要让喷漆工拿着喷枪做出喷涂的动作,智绘机器人就可以采集人的动作然后一比一复现,进行轨迹的获取。
聚“智”成势,“赛博园区”持续进击
在“机器人+”领域发力,这些年轻企业正用硬核技术绘制自己的增长曲线。赫伽力智能科技去年未税销售额首次突破5000万元,今年预计可达9000多万元;耐恩已叩响海外市场大门,20台助力臂正漂洋过海奔赴印尼,成功试水国际舞台;优耐思手握着六七千万元的订单,朝着1.2亿元的年度目标大步迈进,“赛博园区”的每一家企业都在自己的赛道上持续进击。
耐恩推出的智能垂直升降货柜堪称“收纳界的变形金刚”。“相比传统智能立库,这款设备核心在于‘包容万物’,更擅长‘照顾’小型配件。”李响形象地介绍,它好比将超市里分散的货架统统“折叠压缩”进一个货柜里,只需在屏幕前轻点所需物品,眨眼间目标物件就能精准送达,“高度、宽度、深度均可按需定制,目前已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精细零部件仓储领域。”
自2019年投用,临港科创园便以“磁吸效应”释放强大引力,成为智能装备产业的集聚区。聚焦机器人系统集成服务、工业智能仿生等前沿赛道,还有樵弋机器人、华业激光等企业也相继落户,短短数年就吸引45家智能制造企业在此扎根。截至目前,科创园已累计培育20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位省双创人才、20位“太湖人才计划”人才,拥有79件有效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