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无锡—连云港粮食南北协作项目在连云港签约。记者获悉,国内首个功能性稻米企业江南米道将借助无锡连云港结对帮扶契机,在苏南苏北打造一条功能性稻米全产业链。未来,该项目种植亩数将达到10万亩,深加工项目产出销售将超过6亿元。

  此次签约的江南米道来自宜兴杨巷镇,是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也是国内功能性稻米唯一全产业链布局科创企业。江南米道江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昀说,他们将借助健康谷物陈君石院士工作站与连云港本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通过科技种植与产业链整合,在连云港打造万亩级的低GI功能性稻米全产业链。

  江南米道联合江苏省农科院技术团队通过多年的选种、育种、试种和反复测试,最终取得了品种性状达到低GI稳定性的粳米品种——“建康1号”。为了做出低GI且口感好的大米,企业还与江南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调整工艺流程和加工精度,最大化保留原谷的营养糊粉层。为了印证大米的功能性,企业联合上海华山医院、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开展临床试验,得出可靠医学临床实测结论。此外,企业还携手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开发低GI健康营养膳食,最终实现专业的低GI稻米全产业链出品模式的构建。

  随着企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急需要拓展种植、加工和研发基地。连云港是省内重要的粮食产地之一,东海、灌云、灌南以及赣榆区均为产量过10亿斤的产粮大县,东海县更是产量过20亿斤的超级产粮大县。江南米道江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媛说,连云港区位优势明显,气候条件优越,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企业的连云港规模化种植基地项目落地连云港,将充分整合连云港地区优质耕地资源与长三角市场优势,推动功能性稻种培育、绿色种植技术攻关与健康食品开发深度融合。

  据悉,未来,项目将在港城稻米重要产地东海设置研发、种植和加工基地,构建“品种研发—绿色种植—订单收购—精深加工”全链条闭环,创新“企业包销+技术到田”模式保障农民收益,形成可持续的科技惠农、产业增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