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2025年01月27日第9版)刊登了《江苏无锡:“场景”变“前景” 产业向“新”而兴》。
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产业硕果累累:一方面抢抓国家政策机遇,“顶天”谋大事;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加速传统产业新变革、攀登新兴产业新高峰、竞逐未来产业新赛道,“立地”干实事,夯实实体经济家底。“465”现代产业集群规上营收总规模预计可超1.75万亿元,超2000亿元产业集群增长至7个,产业向“新”而兴、迎“风”而长,百年工商名城的新时代图景已徐徐展开。
江苏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在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开幕会上所作的题为“干字当头勇挑大梁,奋发有为多作贡献,携手谱写‘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讲话,更是鼓励全市上下要敢于跳出地级市思维,立足经济大市的地位优势和“前景可期、大有可为”的期许,以顶天立地的使命担当,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放大集群显示度,拼“眼光”更拼“耐力”。无锡市政协委员、工信局副局长左保春认为,“要持续做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地标及优势产业,加快做大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特色园区打造、优质企业培育、重大项目推进是重要‘抓手’。”
无锡市政协委员、江苏冠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强则表示,在发展未来产业时要及时梳理产能规模放大过程中的关键核心问题,加强前端研发与技术落地过程紧密协作,加快先进技术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强化未来产业的“生长力”。
“企业既是科技创新攻关项目‘出题人’,也是主要‘答题人’。在无锡,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凸显。”无锡市政协委员、无锡祥生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莫若理深有感触。2024年,无锡高新技术企业突破73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全省第二。莫若理认为,要以自主研发创新为基调,充分发挥高校和院所知识溢出效应。同时,要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打造更多对接平台,梳理一批联合攻关项目。
无人小巴在路上奔跑、人形机器人入场“打工”、垂直起降无人机载着游客从天空掠过……近年来,无锡正持续打造应用场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强势崛起,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催生场景试验的需求。
“场景”变“前景”,激活产业澎湃活力,也激发了委员们履职的激情。无锡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时,有13名委员继续为强化经济大市的责任担当献计献策。九三学社无锡市委会就《构建多元场景创新生态,促进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作大会发言,提出需在实践中对场景开放机制、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机制等细节处作打磨,加快场景应用促进中心的实质化运行,定期发布场景创新项目清单,推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率先在本地公共空间应用,打造成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场景创新之城。
无锡市市长赵建军到会听取大会发言并表示,委员们的发言充分体现了服务大局的责任担当和对无锡这座城市的深厚感情。市政府将全面研究梳理、积极吸收采纳,持续做好面对面交流、集中反馈和跟踪督办,更好改进提升政府工作,以实际行动和实绩实效回应委员们的关切。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5年01月27日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