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市委召开专题民主协商会,就“传承守护江南文脉,着力打造文化强市”,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建议。市委书记杜小刚主持并讲话。市领导项雪龙、李秋峰、马良、秦咏薪出席会议。
民盟无锡市委主委高亚光、副主委肖剑峰参加会议,高亚光就我市的数字文化产业建言献策。中国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趋势,正在向文化产业所涉及的几乎所有领域全面加速渗透;数字文化产业带动性强,容易构成跨界融合、外延和内涵双重迭代扩展的产业生态系统;和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的制造业产品容易形成价格内卷不同,数字文化产业的产品更体现创造性、多样性、差异化、个性化、场景性,行业的盈利水平相对较高;产业绿色、本质安全、发展友好,是吸纳年轻人的强载体,而无锡在很多领域都已涉足,在一些领域已有全国的影响力。基于对无锡数字文化产业规律性的观察和无锡现实基础的认识,下一阶段无锡深耕数字文化非常值得。
高亚光建议:第一,将数字文化产业作为无锡未来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加以推动实施。像研究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那样深入研究数字文化产业各赛道的发展前景和城市之间的竞争态势,政府聚焦重点、市场由探索,共同努力在数字文化领域打造出另一个465产业集群。
第二,量身定做发展政策环境。根据数字文化企业大多是轻资产、技术密集、主导产品变化大、生命周期短、年轻人聚集、初创型居多等特点,为产业企业在发展政策、园区载体、包括数据计算开发、交易等公共数据服务平台,场景应用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量身定做一系列好看、宜吃、美味的政策。
第三,龙头企业招引培育。在这方面无锡非常有经验,可重点关注杭州等一些在数字文化产业培育中走在前的城市。
第四,人才的供给保障。由于数字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特点特别明显,产业方兴未艾、综合性人才大量需求。市教育部门可在认真听取其意见的基础上,对无锡高校和职校的学科设置进行引导。鼓励高校在校企联合培养适用人才方面出台管用的措施,助力无锡数字文化产业大发展。
杜小刚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尤其是每次到江苏考察都有对文化发展的惦念,每次为江苏发展把脉定向都有对文化建设的明确要求。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省委、省政府对高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省作出全面部署。
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快建设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积极探索人文经济学的无锡实践样本。
一要做好“润城”和“化人”文章。依托专业化企业、支撑性项目、企业家队伍,推动文化嵌入生活场景、吸引青年人群,在传承利用中守住文化之根,在价值引领中彰显文化之力,在城市更新中植入文化之新。
二要做好“创作”和“生产”文章。把创作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完善激励创作的好机制,建设活力迸发的好团队,营造人才辈出的好生态,持续打磨一批展现江南文脉魅力的优质文化产品。
三要做好“融合”和“赋能”文章。深入拓展徐霞客文化、东坡文化、陶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发展体育赛事经济、演唱会经济、春晚经济等文旅新业态,培育数字文化新业态,更高水平提升城市文化实力。
四要做好“交流”和“传播”文章。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发力,主动与国际水准对标、与国际语境融合、与国际路径接轨,着力建设“图文博美”等文化地标,打造“世界音乐之都”品牌。
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要进一步增进合作共识、发挥专业优势、提升能力水平,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状态,为文化强市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共无锡市委将一如既往为大家参政议政、履行职能创造良好条件,与大家一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画好最大同心圆、汇聚最强正能量。(民盟无锡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