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一生与酒有缘,大学读的是与酒有关的发酵工程专业;工作30多年就干一件事——酿酒;人生的目标就是为江南人民酿造一杯好酒!

       雨催花发:过河、过江,还要跨海

       得益于改革开放赋予的成长机会,姚永海成为上世纪80年代走进高校的大学生,毕业后,意气风发的姚永海作为酿造专业人才进入玉祁酒业。从技术员到车间主任,再到分厂厂长,姚永海的成长之路走得坚定而扎实。在玉祁酒业全面转制后,作为负责人的他,率领企业开始了新的跋涉之路、探索之路。

       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他冷静观察、果断决策,决心把代表苏派黄酒的“双套黄酒”做精做优,让“老字号”熠熠生辉。在他坚持不懈努力下,带领团队将玉祁酒业特色白酒产品打入市场,得到本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2012年,公司主动借“智”,与江南大学开始技术合作,用固态酿酒法、芝麻香型菌种酿制白酒,全力进军中高端市场。

       校企合作,雨催花发。“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之源,我们过河、过江,还要跨海!”酿造专业出生的姚永海深知,惟有不断创新,才能让中华老字号永葆活力。在市领导的关心下,通过江南大学科研团队和茅台工匠大师携手合作,开始了倾力打造“江南酱香”的新征程,谋求以新质生产力产业,为老字号注入新活力。2024年,江南酱酒已经完成了第三酿季,在创新团队总结评鉴会上,经国内著名酿造大师确认,玉祁酒业江南酱酒酒体干净醇厚,香气细腻优雅,回味悠长,具有自己独特风味。

       现如今,玉祁酒业已经成为展示江南酒文化的重要窗口,无锡地方文化的一块闪亮的金字招牌!企业先后获得“中华老字号”、“中国最具竞争力著名品牌”等荣誉三十多项。姚永海个人也先后荣获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江苏省商贸流通服务业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太湖人才计划”优秀乡土人才等称号。

       近悦远来:传承非遗的“金字招牌”

       “要让非遗“护”得好“活”起来“传”下去”!作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市老字号协会会长,姚永海为非遗文化保护、江南酿造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付出了万般心血。

       他组织建设的玉祁双套酒技艺展示馆,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近年来,已经接待海内外游客4万余人,无锡等地80多所学校先后组织学生2万余人次,前来体验乡土文化,播洒传承非遗保护的种子。玉祁酒业特色产品先后受邀参加“水韵江苏·相约香港”江苏文化嘉年华、澳门江苏文化嘉年华、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上海国际博览会等活动。通过这些重大活动,向海内外传播了无锡非遗文化,充分展示了“中华老字号”的风采。

       姚永海也凭借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光荣当选无锡市老字号协会会长、江苏省酒类行业协会副会长。

       胸怀大爱:从“做酒”到“做人”

       政协委员既是一种荣誉和荣光,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作为无锡市政协委员,他深知自己肩负的重要使命,认真履行委员职责,为无锡众多“老字号”的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他先后围绕《让无锡“老字号”焕发活力》等主题在市政协重要会议活动上交流发言,建议政府有关部门通过政策引导、集聚效应,鼓励老字号在传承中创新、在竞争中焕发生机,让来无锡旅游观光的客人“看见”老字号,让年轻人“懂得”老字号,让老字号传承人感受到劳动价值,让“老字号”成为无锡对外窗口的金字招牌。有见地、有质量的发言,得到了市政协领导的充分肯定,也受到了无锡许多企业家的好评。

       工作中,他经常深入中小企业、乡村一线开展走访调研,认真倾听各界呼声。提交的《惠山区转制企业老旧厂房改造问题》《惠山区窨井盖管理规范提议》《关于鼓励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编史修志的建议》等多个提案,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和肯定。因委员作用发挥好,2023年被无锡市政协表彰为年度优秀政协委员。

       作为一位企业家,姚永海还热心公益事业,除了对家庭困难职工多次施以援手、给予经济帮助外,他还以公司名义先后参与无锡市大型文化体育活动、青海海东县农业项目、社区新农村改造、危桥修缮等实事项目的捐助帮扶,累计捐款捐物合计300余万元。多年来,姚永海还积极参与拥军活动,与驻锡某部和“远望号”基地等多次开展联谊活动,本人被评为无锡市爱国拥军优秀企业家。

       谈到未来的发展,姚永海说,自己这辈子都给了酒,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是步子要一步步迈,就像酿酒一样,要有耐心,付诸真心,等待水到渠成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