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有效载体和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抓手,是全面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实践,符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待的方向和要求。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建立的医联体还存在资源多头管理、信息互联进展缓慢,以及政策配套、服务能力、考核激励不够等薄弱环节。为此建议:

      一、创新运行机制

      改变目前医联体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之间松散的合作模式,对基层医疗机构实行“委托管理”或一体化运行模式,也就是在保持医联体核心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法人地位不变、医护人员身份不变的条件下,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交由核心医院托管,实行管理权限的整体移交,由核心医院对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的业务管理、调配考核、财务管理、设备管理、药品管理实行统筹和整合,形成利益、责任和服务共同体。实行医联体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精准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和诊疗范围,进一步促进诊疗流程更优化、双向转诊更顺畅,加快构建有利于医疗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分级诊疗机制,全力打造共同发展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二、完善投入保障政策

      在医保结算上实行打包制,实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结合总额预付和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复合付费方式,建立医联体内部医保费用打包结算,统筹使用,有效调动医联体合理控费的积极性,降低群众就医成本。实现药品供应一体化,促进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二、三级医院的基本药物目录逐步对称、同步,实现一体化的药品供应保障管理模式。及时调整医疗服务项目及价格,适当拉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服务价格梯度,不断完善相应衔接机制。

      三、提升基础条件和基层水平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建设,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更新添置必要的医疗设备,不断改善就医环境。加大对基层医疗人才的培养,通过组织核心医院专家定期下基层帮扶、安排基层人才有计划地到上级医院培训进修等形式,培养一批医疗骨干。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切实发挥家庭医生、村医的作用,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加强对辖区慢性病人的管理,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强化激励导向

      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优化支出结构,完善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能力的投入机制,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购买服务机制。由核心医院根据群众就医需求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发展需求,选派业务骨干到基层开展蹲点带教助诊、业务指导等帮扶工作。对下派专家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使收入分配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倾斜,并与医疗服务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成本控制、群众满意度直接挂钩,同时保留原专业技术职称聘任不变、工资待遇不变、社会保障渠道不变,激发下沉人才工作积极性。对于基层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完善医联体内部的绩效考核机制,制定科学的考核方案,提倡多劳多得。医保结余部分由核心医院统一考核支配,用于包括医务人员绩效奖励在内的相关支出。

      五、推进智慧医疗建设

      积极推进“互联网+”服务,细化实施医联体功能规范和系统升级改造,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有效融合到医联体建设和居民健康智能管理之中,加快实现最大范围内医联体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在提供预约转院、实现健康管理信息和检验检查结果互享共认等方面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加快推进远程会诊,如影像、心电图、病理诊断及远程培训等服务,丰富远程医疗服务内涵,使分级诊疗真正落地,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远程会诊、上下贯通、内外联动的医疗格局。

      六、加强统筹协调

      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对医联体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组织保障,推动形成“政府主导、责任明晰、分工协作,利益分配合理、质控标准统一、信息平台完善”的格局。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完善医联体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逐步破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壁垒,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落实好健康“守门人”制度。加强对医联体运行情况的监管和考核,将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效果等作为重要依据进行督查考评、落实奖惩。探索取消三级医院的普通内科门诊,为分级诊疗创造条件,推动实现“首诊在社区”。(来源:2018年第10期《江苏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