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中国近代工商业发源地之一。改革开放后,风生水起的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苏南模式”也诞生在无锡。改革开放的列车呼啸着走过40年辉煌历程,当年浑身泥土味的乡镇企业已然脱胎换骨。无锡,也迈过了地区生产总值万亿元门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一包三改”

     在家中喝茶、看报、含饴弄孙……高锦度老人对当前的生活很满意:“我们都是托了改革开放的福。”
     上世纪80年代,高锦度是无锡县堰桥乡分管工业的副乡长。凭借在乡镇企业中推进“一包三改”(厂长经理经济承包责任制,改干部任免制为选聘制、改工人录用制为合同制、改固定工资制为浮动工资制),堰桥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并催生了“苏南模式”。几经区划调整,当年的堰桥乡如今大部分属于无锡市惠山区堰桥街道。
     1982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堰桥农村,农业大丰收。1982年11月下旬,乡党委书记倪品良找高锦度谈话,问他能否借鉴农业经验,在工业上搞“厂长经济承包责任制”。
     当时,工厂承包没有先例,中央、江苏省也没有文件。堰桥乡党委调研后决定:找个小厂,先试试。
     服装厂进入了乡党委的视野。1980年新办的服装厂,三年换了三个负责人,亏本5.74万元。最终,厂里三位裁剪师傅竞争厂长。杨汉斌凭借“年上缴利润5000元,不劝退一个工人”的承诺当选。
     12月2日,杨汉斌走马上任。12月25日,会计结账,完成产值15722元,实现利润490元,工人工资每天2.1元,翻了一番。
     看到承包效果不错,高锦度又到乡办大厂——橡胶厂去调研,并在该厂再试点厂长承包,一个月之后形势依然很好。1983年2月,堰桥乡党委宣布,从3月起,18个乡办厂全部推行“厂长经济承包责任制”。
     “吃螃蟹”的堰桥乡党委遇到各种阻力,一度想打退堂鼓。一天夜里,无锡县委书记温耀邦来到堰桥,找乡党委班子谈话,表态支持堰桥改革。来之前,县委达成三条一致意见:第一,明确支持堰桥乡党委搞改革;第二,对反映堰桥“一包三改”的人民来信,先放一放,最终让历史来做评价;第三,派县委农工部相关人员到堰桥协助工作,不发议论,只总结经验。
     1983年底,堰桥乡完成工业产值4471万元,同比增长55.3%,完成利润913万元,同比增长72.9%。1984年1月13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报道堰桥“一包三改”经验,并配发评论员文章。
     “一包三改”获肯定,无锡的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以集体企业为代表的“苏南模式”逐步成型。

■“四千四万”
     “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难万险、吃尽千辛万苦”——在无锡的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里,一组“四千四万”主题浮雕矗立在显著位置。“四千四万”正是苏南模式成功的精神内核。
     江苏省政协委员唐冠玉是一名“80后”,小时候常盼着去吃婚宴。他父母是无锡锡山中学校办工厂的负责人。一年春节,父母付完供应商的钱,又给一个朋友的婚礼包了红包,却没有带唐冠玉去吃婚宴。“给的红包太小了,就别去吃人家的饭了。”父亲告诉唐冠玉。
     唐冠玉问为什么不能暂时不给供应商钱,父亲说:“讲诚信,有钱就要给,不能欠钱让人家不好过年。”“讲诚信,不欠钱”写入了唐冠玉的人生信条。
     惠山区政协委员包健1995年大学毕业到乡镇企业从业务员做起。“每天在外面跑业务,有时候连过年都要在外面。孩子小,有几次回家,孩子都不认识我了。”回忆起那段时间,包健依然唏嘘。不过他并不感到孤独:“以厂为家的企业主太多了。”
     然而,仅靠努力、拼命,却始终突破不了瓶颈。产权不明晰等问题开始凸显。
     有的人因此离开了乡镇企业。包健说,不过离开乡镇企业的人,很多没有离开无锡。作为无锡的工业强区,如今的惠山区,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企业43家,每30人中就有一个企业主。“他们舍不得这里的环境。”包健说。
     从1993年底开始,无锡开始在一批中小企业中进行企业产权的转让和出租,厂长不仅是经营的主体,也是资产的主体。1997年下半年,当地产权制度改革掀起了热潮,股份经济、私营经济大量涌现,出现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
     在包括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共同努力下,无锡经济一路快速发展。2006年,无锡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全国第九,工业产值位居全国第七。
     2007年太湖蓝藻危机爆发。后查明,这是太湖沿线企业长期对太湖排污使太湖水域富氧化造成的。这让无锡的发展模式陷入质疑声中。次年开始,无锡提出产业结构转型的口号。“总结起来,其实就是‘腾笼换鸟’、‘退二进三’、‘退低进高’。”无锡市政协副主席、时任惠山区区长吴仲林说。
     此后6年间,无锡累计关停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2600多家,劝退和否决1100多个“不环保”项目。“对于一座中等城市,这样的代价不可谓不大。”吴仲林说。
     缺科技、缺人才,是无锡不少中小企业面对转型的共同困境。无锡本地的科技资源也不足以完全支撑企业需求。这也引起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
     2012年,已经担任惠山区委书记的吴仲林半年之内跑了8次武汉,基本上都是“一日游”。目的就一个:把华中科技大学引到当地建研究院。“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是技术创新,政府要给企业创新营造好环境、搭建好平台。”吴仲林说。
     从2012年以来,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六大产业研究院先后落户惠山区。
     企业笑了。东北大学教授刘相华与广润金属有限公司合作,解决了加热炉改造中的技术难题,让企业一年节约成本600余万元。院所也笑了。华中科大无锡研究院有6位院士以及80多名博士生。院士的科研成果顺利转化,博士们也爱上无锡这块土地,有50多位毕业后在无锡找到理想工作。一座小镇,一个产业,一家研究院,这样的标配,在当地落地生根。

■“四海一家”
     站在全国前列,当年的乡镇企业已经放眼世界。
     唐冠玉从英国诺丁汉大学电子通讯专业毕业后,在英特尔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2005年应父母之命回国接手家族企业。如何用国际先进企业的经验改造企业?唐冠玉观察发现:运营缺乏数据支撑,更多依靠个人而非团队是两个显著问题。他决定引进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和工作组考核。
     因为需要大量资金,同时又要把生产销售等传统意义上很重要的事情搁置一边,改革遭到了不少反对,父母也不理解。面对阻力,唐冠玉耐心解释,身体力行。
     唐冠玉招了20名大学生,与老员工混合编组。大学生接受新事物快,老员工熟悉企业和技术。互帮互助,ERP系统逐渐稳定运行,各个团队的战斗力迅速提高。完成了“凤凰涅蓜”的现代企业开始向新能源领域发展,并形成了多项技术优势。
     在唐冠玉努力引进来的同时,由乡镇企业发展来的红豆集团则在走出去。
     2007年4月,在国家鼓励设立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战略背景下,红豆集团联合中柬企业共同打造总面积11.13平方公里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以下简称“西港特区”),既能满足自身设厂需要,也能吸引更多中外企业入驻,为走出去企业搭建集群式投资贸易平台。
     西港特区原是荒芜之地,建设者们开山劈地,硬是打造出一块投资热土,建成了柬埔寨当地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完善的国际化工业园区。
     玛卡拉是西港特区内一家服装厂的生产小组长,现在每月可以拿到450美元。在进入西港特区工作之前,玛卡拉一直在家务农,收入低且不稳定。“到西港特区工作以后,家里买了车,盖起了新房。现在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兄弟姐妹都在这里工作,大家都有了稳定的收入,也能一起相互照应。”玛卡拉说。
     西港特区目前已经为当地直接提供了21000多个就业岗位,特区工业产值对西哈努克省的经济贡献率已超过50%。
     光阴荏苒,“苏南模式”已然淡出人们记忆,当年那些野蛮生长的乡镇企业如今大多“化作春泥”了,一些佼佼者则“破茧成蝶”。据统计,在全国工业企业500强中,无锡以19家名列第五,其中13家由乡镇企业脱胎演化而来。2017年,无锡成功突破地区生产总值万亿元“门槛”,在14个超万亿城市中位居第三。(来源:2018年9月28日《人民政协报》A1版报眼)